納米纖維濾膜憑借獨特的納米級孔徑和高比表面積,在過濾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。而通過對其進行表面處理,能夠進一步優化性能,使其在空氣凈化、水處理、醫療防護等領域發揮更有效的過濾作用。
改變表面親疏水性是提升過濾性能的重要途徑。在水處理領域,將納米纖維濾膜表面改性為親水性,可顯著提高水通量和抗污染能力。通過化學接枝、等離子體處理等方法,在濾膜表面引入親水基團,如羥基、羧基等,能降低水與濾膜表面的接觸角,使水分子更容易通過濾膜,減少水分子在膜表面的聚集和停留,從而提高過濾速度。同時,親水性表面能有效壓制污染物在膜表面的吸附,降低膜污染程度,延長濾膜使用壽命。例如,在處理含有有機物的污水時,親水性濾膜能減少有機物在膜表面的附著,維持較高的過濾效率。相反,在空氣過濾中,疏水性表面處理可防止水霧在濾膜表面凝結,避免因水分積聚導致濾膜堵塞,保證空氣順暢通過,提升對空氣中顆粒物的捕獲能力。
引入表面電荷能增強納米纖維濾膜的過濾能力。通過靜電紡絲后處理或在制備過程中添加帶電聚合物,可使濾膜表面帶有正電荷或負電荷。帶有電荷的濾膜能通過靜電吸引作用,主動捕獲帶相反電荷的污染物顆粒。在空氣凈化中,帶電納米纖維濾膜對空氣中的菌、病毒等微生物以及細微顆粒物具有更強的吸附能力,能顯著提高過濾效率。例如,帶正電荷的濾膜可吸附帶負電荷的菌,使其無法穿透濾膜,達到有效去菌的目的。在水處理中,帶電濾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帶電膠體和離子污染物,通過靜電中和與吸附作用,將污染物攔截在膜表面,實現對水中雜質的深度過濾。
優化表面結構同樣有助于提升過濾性能。通過納米涂層、刻蝕等表面處理技術,可在濾膜表面構建特殊的微納結構。這些結構能夠增加濾膜的比表面積,提供更多的吸附位點,從而提高對污染物的捕獲能力。同時,特殊的表面結構還能改變流體在膜表面的流動狀態,減少流體阻力,提高過濾通量。例如,在濾膜表面構建類似荷葉表面的微納凸起結構,可使污染物顆粒更容易滾動和脫落,降低污染物在膜表面的附著概率,實現自清潔功能,維持濾膜的長期有效過濾性能。
納米纖維濾膜的表面處理通過改變親疏水性、引入表面電荷和優化表面結構等方式,從多個層面提升了濾膜的過濾性能。隨著表面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,納米纖維濾膜將在更多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,為解決環境和健康等問題提供更有效的過濾解決方案。